鳳翼下的淨土 – 朝日山平等院 (三)
近千年之後,難得的正午豔陽驅散了連日陰雨,迎接著我走入平等院。初入寶地,不見鳳凰身影,但見藤原氏的家徽多花紫藤雄踞道中;盤根錯節的竹架上,仍有幾束不甘凋零的花穗在微風中輕搖。想到幾個月前曾出現在此的夢幻紫瀑,我不禁為自己的錯過惋惜不已。
越過碩大的藤棚,踏在細白砂上的腳步戛然而止。我本為精雕的青銅鳳凰而來,卻在此時見到祂現出絳紅真身,昂首展翅的壯麗身姿。胸中的萬千思緒,在鳳翼天翔的絕景前,盡付一聲忘我長歎。
平等院落成經年,在政壇上失利的賴通逐漸對死後得度的願景失去了耐性;與其將希望託付在不可知的來生,何不直接將美好的佛國呈現在眼前呢?於是他再次召集工匠,以『無量壽經』、『觀無量壽佛經』和『阿彌陀經』三部描繪西方淨土的經書作為藍圖,開啟了弘大的擴建計畫。
『觀無量壽佛經』云:『若欲至心生西方者,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』。據此經文而造的平等院以阿字池為中心,東面茂美的林石花草象徵過去美好的淨琉璃法界,池畔荒蕪的砂石則代表空乏無味的現世,而在清澄池水上的浮空樓閣,正是西方極樂世界在娑婆人間的具體化現。